氣候變化基礎知識.ppt
提綱,氣候變化 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全球升溫潛力,概念,氣候變化 氣候平均狀態和離差(距平)兩者中的一個或兩者一起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離差值增大,表明氣候狀態不穩定性增加,氣候變化敏感性也增大。氣候變化是由氣候系統的變化引起的,氣候系統包括大氣圈、冰雪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陸地)。我國是世界上氣候變化敏感區和脆弱區之一。 。,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破壞了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來源 IPCC 報告 碳循環過程,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起源,源于“溫室效應”,它本來是生命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表的平均溫度將是零下18℃。 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中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已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上升,從而可能導致溫室效應增強。這種效應也許會對全世界的沿海地區及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持體系產生嚴重后果,還會影響農業、糧食和水的供應。 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人類活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球氣候系統,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性的科學證據致使公眾對此問題日益關心。氣候變化問題開始被推上政治日程。,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來源 IPCC報告,氣候變化 氣溫升高 海平面升高 降雨量變化 洪澇災害,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食物和水 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人類居住和人類健康,排放和濃度 溫室氣體 氣溶膠,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增長 技術 人口 管理,,,,,,適應,減緩,適應,人類哪些活動顯著影響氣候變化,全球氣候正經歷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變化,近50年的氣候變化很可能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 化石燃料使用對CO2排放的貢獻占人類活動總排放量的70~90%?;剂嫌糜诮煌?、工業生產、取暖、制冷,發電以及其他諸多方面。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氣較低 其余的CO2來自土地利用活動,如畜牧業,農業,森林空地和森林退化等。水稻田、牛羊等反芻動物消化過程排放甲烷 其他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生產與運輸、農業活動、廢棄物管理和工業生產過程等?;茉撮_采過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氣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業生產過程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亞氮;廢棄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亞氮,等等。,全球極端天氣造成的年度經濟損失,來源 IPCC,2000年全球CO2排放排名前十名的國家,數據來源 Carbon Dioxide Ination Analysis Center,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ak Ridge, Tenn., U.S.A.,氣候變化的現實和后果,全球變暖 全球平均氣溫在未來50年內將升高2攝氏度到3攝氏度,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加,氣溫還會再升高幾攝氏度。 與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陸的氣溫上升了0.5攝氏度,某些地區的氣溫則上升得更多,如肯尼亞部分地區在過去20年里氣溫上升了3.5攝氏度。 氣候變暖導致非洲乞力馬扎羅山的冰蓋在過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肯尼亞山的冰蓋在過去100年里消失了92。 全球變暖將導致世界上四分之一也就是100多萬個物種在未來50年里滅絕。 一些極端事件的影響范圍增大。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預測結果表明,全球極端氣溫、洪水、土壤干化、火災、疾病等發生次數在一些地區將增加;但某些極端氣候事件(如熱帶風暴、颶風、龍卷風)的頻率和強度是否變化尚不清楚。然而,即使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沒有增加,但它們發生的地理位置將變化,這些氣候事件對防備較少的地區更易造成損害。 來源 新華社 2006年11月7日,氣候變化的現實,這是2005年11月24日,在泰國南部也拉府,一名小男孩在被洪水包圍的木屋門口哭泣。 來源 新華社,溫室氣體,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 京都議定書中規定了6種氣體, 只有針對這6種溫室氣體的減排項目才有可能成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六種氣體包括如下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亞氮 氫氟碳化物 全氟化碳 六氟化硫,N2O,CH4,SF6,CO2,PFCs,HFCs,地球表面過去140年的溫度差值,來源 氣候變化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1990–2004 / 2000–2004,來源氣候變化秘書處溫室氣體排放報告,–3.3,–36.8,11.0,2000年以來,GHG排放量有所增加, - in EITs by 4.1 - in non-EITs by 2.0 - in total by 2.4,溫室氣體全球增溫潛能,關注要點,定義 溫室氣體全球增溫潛力指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對大氣所造成的一定時間界限內的綜合影響 生命周期期 是決定溫室氣體綜合影響的首要因素,不同溫室氣體對環境的影響,來源 IPCC REPORT,工業國家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比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2006 UNFCCC GHG Data – 2006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Data for 1990–2004,好消息 2004年,工業國家的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下降了3.3個百分點 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 1990-2004年經濟保持增長 不是很好的消息 2000年以來,工業國家(包括經濟轉型和非轉型國) 排放總量增加了 與能源相關的排放增加源自交通業。但交通行業的減排卻很難實現 但是 單位GDP排放量減少,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展趨勢 而且 提交給氣候變化公約的溫室氣體數據是對減排情況作出總體評估的可靠基礎,,,,謝謝 丁瑩 IT Power Ltd. UK 北京代表處 副首席代表 電話 010-84475335 傳真 010-84475940 ying.ding,